读懂小平

 

邓小平曾经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提出“不争论、大胆试。”当时我对此是不太理解的。我总认为,不首先在理论上讲清楚,让大家盲目去干,改革开放恐怕会走到邪路上去。

后来我发现,“邓小平文选”中所收集的文章几乎都不是事先写好的,而是他的讲话记录。一些重要的观点在不同时间的讲话中反复出现,从浅入深,从不完整到完整,逐步上升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。

比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,他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过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他的提法是试探性的,不够成熟;而到了九十年代,他对社会主义所下的定义就比较完整了,即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,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。”这一论断已经被中国二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所验证,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概括。

过去,我也看过不少关于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制度的书,包括马列著作和专家、学者写的。正因为书看得太多了,所以最初对小平的上述论断并没有完全认同,总认为他提的太简单,不“经典”,甚至认为小平的思想还没有上升为成熟的理论。

记得中宣部在七十年代末发过一个材料,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写了八条。前面四条是关于“无产阶级专政”、“公有制”、“计划经济”和“按劳分配”。现在看来,这些条条框框并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实质,反而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的繩索。

实践证明,原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片面的,起码在以下一些问题上应当加以纠正:

第一,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公有制,也需要非公经济作补充,而且非公经济的比例并不比公有经济要小。

第二,社会主义经济既需要“有计划”,而且也需要“有市场”,并且应该是“小计划,大市场”、“小政府、大社会”。

第三,社会主义不仅需要“按劳分配”,而且也需要“按资分配”等其他分配形式。没有“按资分配”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。

第四,社会主义不仅需要专政,而且也需要“法治”,需要政治文明。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,任何政党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。

第五,社会主义目的既不是追求贫穷落后的“平等”,也不是追求两极分化的“富裕”;而是追求“共同富裕”。

 

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下的定义,既准确、又全面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实现“共同富裕”。所谓“富裕”就是对过去我们搞“贫穷社会主义”的否定;所谓“共同”就是对资本主义“贫富两极分化”的否定。要实现“富裕”,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;要实现“共同”,就必须消灭“剥削和两极分化”。可见,邓小平的“共同富裕”理论既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,也定义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。所以,我认为它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概括,同时又通俗易懂,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。

马列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,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性,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。但是,由于历史的局限性,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不可能把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态讲清楚,而只能做一些原则的描述和设想。比如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问题,他们也做过一些设想,然而他们的设想当时是无法经过实践来验证的,现在看来是过于绝对化和理想化的。如果我们把他们的理论生硬地搬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来,肯定是会出问题的,甚至会适得其反。

理论和实践是问题的两个方面,哪个更加鲜活?更具有生命力?当然是实践。如果实践被理论所束缚,那就既无法实践,也无法产生新的理论。当初如果不是邓小平敢于否定“两个凡是”,就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;如果没有改革开放,也就无法产生邓小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。

“不争论、大胆试”,翻译过来就是说,不要先去书本里寻找理论依据,要勇于实践,通过实践再去总结和更新理论。我们上面所说的“共同富裕”的社会主义理论,就是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而产生的。在我看来,邓小平的短短几句话,却顶得上马列巨匠们的几大本书。不信就请你再重温一下小平文选中的任何一段话,你会感到他的理论都蕴涵在朴素、真切的谈话之中,深入浅出、朴实无华,他所讲的事例看得见、摸得着,令人信服。尤其当我们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时,就更容易感受到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么紧密!

新的世纪已经来临,如何继承历代革命家和思想家的理论,如何通过新的实践去开创新的未来、提炼新的理论,将是我们今后的任务。“不争论、大胆试”,仍然是小平对我们今后工作的要求,用“十六大”的话来说,就是要“创新”,要“突破前人”。

“社会主义”无定式,只要能实现共同富裕,任何改革和创新都是可以试一试的。

我们要读懂小平,还要超越小平,这也许正是小平和老一辈革命家们对我们的期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21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