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力定义需要完善

 
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树立,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、“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”、“循环经济”、“低碳经济”等新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。

然而,由于我们过去习惯于搞“突出政治”,把经济工作当成“政治任务”来抓,所以干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或自然法则的蠢事。

例如,把发展生产力看作是干“革命”。“猛冲猛打”,不在乎牺牲自然资源或损害生态环境。

例如,简单地把发展生产力看作是“发展生产”。“大干快上”,追求数量,不讲质量,甚至为了“放卫星”而弄虚作假。

例如,提出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的口号。不讲科学,只讲蛮干。

例如,把生产力看成是“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”。把大自然看成是人类征服的“革命对象”。为了种粮食或开采矿藏,不惜破坏植被,造成草原沙化、山体滑坡、水源枯竭、生态破坏。

例如,只注重生产,不顾及资源回收利用和治理污染。

例如,把知识分子视为“改造对象”和“臭老九”,把重视科研说成是“白专道路”,把科学管理上纲为“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”。

可见,在生产力问题上,过去我们存在极“左”的偏差。既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,也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和源泉。

因此,我们虽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,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政治代价。

为此,我们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“生产力”的定义:

一、     生产力是人类科学地、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。同时,生产力也是人类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与物种资源的能力。

二、     生产力不仅包括: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、科学技术与劳动工具,而且还包括劳动资源与自然环境等劳动对象。

三、     违背以上定义的“生产力”,则被视为“负生产力”。它包括:浪费资源、破坏环境的“生产力”,违背科学精神、“贪大求洋”的“生产力”,制造违法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的“生产力”、生产“黄、赌、毒”等反人类产品的“生产力”等。“负生产力”只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和倒退,而不是发展和进步。

四、     军工产业的目的是保护本国的生产力,摧毁敌人的生产力。而战争又必然会破坏环境,浪费资源。所以,避免战争,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明智的选择。

五、     生产关系不仅应该包括生产、交换、分配与消费过程中的人际关系,而且也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。一旦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,就会使人类失去生产和生存的条件。因此,当人类的欲望和需求已经达到了自然环境和资源所能承受的极限时,我们只能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,和降低消费水平的方式,使生产力的水平与人和自然的生产关系相适应。换句话说,我们不仅要努力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,而且也要在生产关系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,调整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。这两个方面是对立和统一的,都是“硬道理”,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,而忽视另一个方面。

六、     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,并不是越高、越快就越好。而应该根据“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”型社会的需要,对构成生产力的人员素质、科技含量和资源配置等,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运作。

七、     科学技术、科技人才和科学管理是形成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,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。

八、     对自然资源或生存环境的争夺,往往是引发国际纠纷、民族矛盾、甚至战争的根本原因。随着环境与资源的进一步恶化与枯竭,上述矛盾和冲突也将更加激烈,并成为左右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。

九、     相对于以上主要矛盾而言,阶级矛盾将逐渐下降到从属和次要的地位。过去我们仅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,把“解放生产力”理解为“解放劳苦大众”和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,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。今天我们还应该认识到,所谓“解放生产力”,还应该包括“解放和尊重知识分子”、“扶持和保护非公经济的发展”、“打击官商勾结和经济腐败”、“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”、“科学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”和“遏制与消除负生产力”等多方面的内容。

十、   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与统一,构成了某一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(即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)。随着经济“全球化”和“区域共同体”的发展,经济与政治力量中心的“多级化”趋势将日益显现。这将对今后世界格局的变化,产生重大的影响。这种影响,将迫使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方式,不得不按照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而进行调整和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01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