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妙的油画

 

大家都看过苏联电影“列宁在十月”,对于攻打冬宫的镜头不会陌生。冬宫俄文是:Эрмитаж,音译艾尔米塔什。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,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,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。

 

冬宫博物馆

 

网上有许多介绍该博物馆的资料,我不再重复。在我参观时,有一幅油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,而网上鲜有介绍,所以想说一说。

也许这幅油画并不著名,导游也没有详细介绍它的背景和作者,但却特别提到了它的独到之处。

 

P1012886

 

这幅画似乎描绘了古代欧洲的某个港口城市,或者就是圣彼得堡作为古代俄罗斯首都时的繁荣景象。导游介绍说,原来圣彼得堡是一片沼泽地,后来从四面八方运来了大量的石头,在泽国之中建立起了一座“石头城”。是否就是这幅油画描述的样子,只能由您自己去判断和探究了。

你看,从正面拍摄的这张照片中,油画右侧的几栋建筑物依次排开,伸向远方,有些像上海外滩的样子吧?

再看右边第一座城堡,高大雄伟,像座宫殿(以下称宫殿)。它中间有一处阳台伸出,似乎有什么人在那里发表演说;而楼下的小广场上,聚集着不少市民在聆听。很显然,这里是城市的中心,也许是市政府所在地,甚至就是冬宫的雏形也说不定呢。可见,作者把这座宫殿作为油画的中心和主题,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。

 

P1012887

 

按照导游的建议,我又站在了油画的右侧,有趣的现象出现了!你看,右边的宫殿变长了,变高了!它占据了画面的一半还多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然后,我又站到了油画的左侧去看,更奇怪了。

 

P1012888

 

怎么?那座巨大的宫殿又变短,变小了!仅占画面的四分之一。相比之下,在它左面的几座建筑却变大了。我分别拍摄了以上三张照片,准备回国再研究。

最近,我参考了一些绘画资料才明白,从不同角度看油画会产生不同的视觉,这与绘画的透视学有关。

据了解,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国画不同,比较注重“焦点透视”。所谓“焦点透视”的原理就是“近大远小”、“近高远低”。而且,西方绘画往往像我们今天拍照片一样,只有一个焦点。而中国画(尤其是长幅的画卷,例如《清明上河图》),往往有多个焦点,犹如走马看花,没有景深。这恐怕就是西方油画比中国画更具立体感的原故吧?

为了说明这个问题,我在油画上划上了两条透视线。可以看出,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,宫殿和其他建筑物的透视焦点都落在同一个位置上。换句话说,画面上所有物体的远近和大小都服从于、决定于同一个焦点的位置在哪儿。

 

oil01

 

请你记住这幅画中宫殿形成的三角形,以及从焦点到左边画框的红线长度。

 

oil02

 

当我们站在油画右侧时,由于焦点向左移动,宫殿的三角形就随着被拉长了。其结果是,宫殿变大了,变近了;其他建筑变小了,变远了。

 

oil03

 

再从左边看,由于焦点向右移动,宫殿三角形就被向右压缩。这时,宫殿自然变小了,而其他建筑却变大了,变近了。换句话说,透视焦点的移动,使得画面上的建筑物同时产生了距离和形状的变化。画面物体随着焦点移动出现“此消彼长”的变化,就是这幅油画的特点。

我不禁在想,虽然以前也看过不少中外画展,但却没有见过类似的作品。为什么呢?

 

我找不到任何对于这幅油画的介绍或解释,于是只能自己瞎捉摸起来。根据我的测量,这幅油画有这样几个特点:

1、从正面看,宫殿的长度为画面全长的40%。而宫殿两条透视线的夹角为45度。

2、从油画左右两侧看时,宫殿的长度分别变为画面全长的30%(变短)或55%(变长),两者几乎相差一倍。

3、宫殿透视焦点位于画面全长的62%的位置上。这让我想起了华罗庚的“0.618优选法”,即“黄金分割法”。那么,是否因为这幅油画的焦点和比例恰好与“黄金分割法”相吻合,一旦透视焦点左右移动,就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呢?

4、我还参考了其他一些风景画。我发现,其他几幅画的透视焦点,要么过于分散,要么延伸到了画面之外,因而不会产生这幅画的效果。而这幅画上的建筑物,都准确地沿着相同的透视线,从同一焦点向四处展开。从而就产生了透视焦点带动宫殿和其他建筑物 ,同时左右移动的效果。

5、此外,这幅画的右侧是宫殿等建筑物,而左侧主要是港湾和船只,因此就形成了左右画面不对称的反差。这就为宫殿的移动和变化留出了空间,很容易造成我们视觉上的错觉。不知我的分析,是否有些道理?

我不是学美术专业的,只是“歪批三国”而已。也许会博您一笑,或者能引发您的兴趣。不管怎样,我都高兴。

不过,我还是建议您亲自去圣彼得堡看一看,大概那里的专家会为您揭开这幅油画的秘密吧。

(注:经网友指正,此幅油画取景于威尼斯。有资料介绍:此画名为《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》,是意大利画家安东尼·卡纳莱托的作品。画中表现的是1740年法国大使赴任意大利,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受到盛大欢迎的场面。该画的最奇妙之处,就是具有魔术般的透视感。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