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车票实名制的考验

 

无论是春运,还是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的黄金周,上亿人次的全国大旅行,确实拉动了市场“内需”和GDP,但也造成了车票、机票“一票难求”的状况。

飞机票实行了“实名制”,所以不存在“票贩子”问题;但火车票没有实行“实名制”,所以“票贩子”十分猖獗,加剧了“一票难求”的紧张状况。

是否火车票也可以实行“实名制”呢?据我了解,对此主管部门的顾虑很多,主要是担心管理上的难度太大,像中国这样人口多、节假日客流量集中、运力明显不足的情况,确实是世界罕见的。

我以前也以为,实行火车票“实名制”可能没有先例。但是,最近从网上得知,前苏联和印度等国几十年前就实行火车票的“实名制”了。尤其是印度的情况,与我国的国情很接近,实在可以借鉴一下。

根据前两年的资料统计,印度国内的铁路总里程比我国少,但他们每年的铁路客流量却比我们多,达到了40多亿人次,而我国仅为10多亿人次,是我国的四倍!换句话说,印度每年人均乘火车为四次,而我国人均仅为一次。

一些去过印度的中国人介绍,印度的火车票“实名制”开始于英国人统治时期,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。不管是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,还是来源于西方文明(在欧洲一些国家购买火车票也需要出示个人证件),印度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制度。在他们的火车票上,印有乘客的姓名、年龄等个人信息,还有证件号码。在车站里还事先把旅客的名单和车次、座位等情况“张榜公示”,以便旅客核对。开车以后,列车员还要根据“花名册”验票,对旅客进行清点。据说,如果你是医生,还要求事先登记,以便遇到旅客生病或意外事故时,向你求助。由于实行了“实名制”,在印度不存在“票贩子”的问题。

相比之下,我们在管理上就比较落后了。也许我们目前的铁路运营条件和速度比印度先进,但是仅仅在硬件方面先进还不够,软件方面也应该跟上去。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实行“实名制”,不仅可以杜绝“票贩子”,而且还为打击车上盗窃、查处流窜作案提供了侦破手段和证据。可以肯定地说,这不仅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,而且也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。

其实,在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我们也实行过火车票“实名制”(或称半实名制)。当时为了控制大城市的流动人口,对于到北京等地的火车票,必须出示本人证件和单位(或街道、公社)介绍信,方能购买。明年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,届时也将会出现大城市客流量剧增的情况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不仅会影响运动会的正常秩序,而且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。因此,采取一定程度的交通管制是必要的,而采取车票“实名制”会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。

有人担心,实行“实名制”可能会耽误旅客进站上车的效率,尤其在春运期间不可行。其实,也可以采取“半实名制”的办法,仅仅在售票环节根据个人证件售票或退票(把个人信息录入网络系统和车票上,防止倒买倒卖行为),而在进站上车时无须出示个人证件。为了打击假票和非法倒卖车票,可以在列车行进过程中进行验票,发现是假票、或车票个人信息与证件不符,再进行处理。

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我们的载人飞船已经上了天,连城市的工交车也普遍采用了电子刷卡。因此,实行火车票的科学管理并不存在技术问题,关键在于人的思想要解放,管理的模式要更新,甚至还需要排除某些阻力和障碍。可想而知,如果各行各业都强调“客观条件不具备”,“实际困难太大”,那么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,倡导“科学发展观”将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
硬件设施比较先进,软件管理明显落后,是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。有趣的是,印度的情况恰恰与我们相反,他们的硬件落后,而软件先进,起码在铁路交通方面是这样。是否能够学习一下印度的火车票“实名制”,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0073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