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山下乡的再实践

 

最近,北京市推出了一条大学生就业的新路子——上山下乡。

说是新路子,其实也不新;“文革”时期曾经出现过“上山下乡运动”,只不过主要是由中学生担任“主角”。说它不新,又有新意;这次的“上山下乡”只针对大学毕业生,而且是去担任北京郊区农村村委会主任或党支部书记的“助理”,换句话说就是去当“村官儿”。

对比前后两次的“上山下乡”,大概有以下一些区别:

(1) 过去下乡的学生是当农民,只挣“工分”,没有工资(去建设兵团的有微薄的工资,算是国家职工);今天大学生下乡视同“公务员”,第一年月薪2000元,第二年2500元,第三年3000元(相当于三十年前国家干部月薪30——40元的水平)。

(2) 过去下乡没有期限的规定,现在下乡当“村官儿”的期限为三年。

(3) 过去下乡学生中,极少部分人有机会被“推荐”去上大学或者入伍当兵,但大多数只能长期在农村。现在下乡三年后,大学生可以被国家机关聘用,或者进入人才市场自由择业,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(可加10分)。

(4) 过去学生下乡,是去接受农民的“再教育”;今天大学生下乡,是去当官儿,承担着“协助”村干部工作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使命。前后两次学生“下乡”的角色和定位不同,但是其大方向是一致的,都是探索农村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新举措。

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别可以看出,前后两次的“上山下乡”已经不能同日而语。“文革”中的“上山下乡”运动,虽然其动机是积极的,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给予下乡学生应有的生活保障,也没有给予他们接受“再学习”和“再就业”的机会,更没有规定出一个下乡锻炼的期限,所以就无法持久和健康地发展下去。对比之下,这次北京市推出的新举措,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利益,为他们提供了优厚的生活与再就业的保障,所以才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响应。一些回家过年的大学生,春节还没过完就赶回北京、积极报名,就是很好的说明。

尽管上述两次的“上山下乡”有很大的区别,但是现在一些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下乡仍然持怀疑态度。有的认为大学生下乡发挥不了什么作用,甚至是当作“跳板”;还有的人持反对态度,认为政府安排大学生去当“村官儿”,不符合“村委会组织法”,是侵犯农民权益的行为。这些不同的意见,说明现在社会舆论的自由开放和法制观念深入人心,是值得尊重的。

不过,我对于前后两次“上山下乡”还是持肯定态度的。“文革”中的“上山下乡”似乎是失败的,甚至被认为是“摧残青年学生”、“耽误了一代人”。但是,今天的许多事业成功者,却有许多是出自那一代“知青”,也是不争的事实。反过来讲,今天的大学生却有些令人担忧,他们没有毕业就开始追求高收入、不“辛苦”的工作;农村来的学生不愿意回去,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就更不可能“上山下乡”了。这样下去,国家每年花钱培养几百万大学生,却都集中在大城市里“抢饭吃”,或者跑到美国、欧洲去“上山下乡”了,那么中国广大的农村和边疆地区靠谁去建设呢?

也许有人会说,现在农村的人口过剩,还让城里人下乡干什么?今后的发展趋势,只能是乡下人进城,而不是城里人下乡。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,但存在片面性。我去过巴西、菲律宾等国家,那里的大城市郊区都有大片的“贫民区”,成为了国家发展中的“肿瘤”,有人称之为“拉美现象”。

中国的发展不能再重蹈拉美国家和印度、菲律宾的道路。中央最近制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,准备采取城市反哺农村、工业与科技反哺农业的政策,目的是要发展农业,富裕农民,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路。

如果这种发展思路是正确的,那么就应该鼓励城里人、对三农有帮助的人下乡去,而农村人才的流失和盲目进城,就应当加以遏制。上述北京市推出的新举措,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。虽然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,但是他们的新知识和新观念,却是农村所需要的。就拿建设农村信息化网络来说吧,许多农村至今发展不起来,缺乏信息渠道是一个主要原因;而大学生在这方面就可以大展身手,一些媒体对此已经有不少报道。

有人担心大学生当“村官儿”不合法。其实,“干部挂职下放锻炼”和“内地派人支援边疆”的做法,一直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好传统。至于法律层面的问题,只要处理得当、宣传到位,农民群众是会欢迎大学生下乡服务的。关键在于,下乡的大学生是否能够对农村有帮助。如果能够为农民带去实惠,“不合法”的就可以变成合法的;当地“合法选举”的干部,如果尽干以权谋私、坑害乡亲的事情,又有什么用?现在农村当地干部的腐败情况难道还不严重吗?如果有一批大学生愿意下乡去工作,去掺些“砂子”,倒是我们求之不得的!

北京市的做法如果能够基本成功,并且在全国推广,将会是一件大好事。一方面,可以有助于建设新农村;另一方面,还可以探索出一种培养干部的新模式。试想一下,如果国家公务员都通过这种办法去培养,我看大有益处。

大学毕业后,我曾经到北京密云山区的一个炼铁厂工作了几年。由于长期从事基层的生产实践,使我对社会生产活动有了感性认识。尽管后来我更换了许多工作岗位,但在基层的工作体会却成为了我一生中的宝贵财富,让我受益匪浅。

在我们的前辈中,曾经有许多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、投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。我相信,我们的下一代人,也会前仆后继,把他们的青春和力量奉献给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6222